News Center

子谦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子谦资讯

家庭亲子教育的误区

发布时间:2018-07-18浏览次数:707文章来源:子谦心理咨询

暑假即将来临,在这个假期当中家长想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沟通吗?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愿意将十几年来所接触的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与各位家长一同探讨。以下是亲子教育中容易出现的一些误区:

 

误区1父母永远是对的

 

在家里,多数情况下对错是非是说不清楚的。家长也是孩子的老师,而且是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久,影响最大的老师。不仅有言教,而且有身教,还有其他教学老师所不具备的生物遗传因素。“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聪明的家长与孩子是互相学习的,甚至,有时故意在孩子面前示弱。示弱是可以带来益处的——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孩子会认为“我比爸爸(或妈妈)强”,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自信,满足了孩子的成就感,促进了孩子向科学领域进一步探讨的欲望。我们曾经听到,在农村,斗大字不识的农民,虽家徒四壁,却培养出多个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这样真实的故事。原因在于父母深信“孩子现在比我们强,将来一定比我们更强”。

 

这正符合心理学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即家长或者老师如果对某个孩子或学生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这个孩子或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可是,如果认为自己的观点或要求总是正确的家长,孩子的发展反而令父母失望。一个曾经割腕的学生,在回忆因一次考试自己下滑了几名,成绩公布后,她的父母就连夜“审问”,轮番轰炸:“你一直考得都挺好,你想一想,这回怎么就下来了呢?原因在哪?想不出来你就别睡觉。”试想一下,作为家长,我们自己也不是每年都当“先进工作者”吧?

 

误区2单向沟通

 

单向沟通也叫单向传播,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一方只发送信息,而另一方只接收信息却并不向对方反馈信息。作报告、演讲,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等等一般都属于单向沟通。如果在家长与孩子的谈话中,家长讲话的比例远远大于孩子的讲话,甚至不许孩子讲话(或申辩),那么,这种沟通方式就是单向沟通。单项沟通的效果一般较差,尤其是经常使用命令式的语言,强迫孩子必须要拉琴、背单词,或者就应该100分、在家看书做题等等。

 

单向沟通是不平等的,对其中的弱势是不尊重的。单向沟通往往是培养孩子逆反心理的最佳课堂。如果孩子幼小,请你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如果孩子已经是学生,请你平等地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独有的个性和共有的人性。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我说你听,你说我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是和谐的沟通氛围,才能达成彼此的心愿,这是双赢。

 

误区3父母替代

 

小到孩子的生理需求(吃一顿饭,穿一件衣服等),大到孩子面临的重大抉择(择校、择业),无不由父母包办代替,父母成了孩子的头脑,成了孩子的手脚,势必造成孩子动手能力差,不愿意主动思考,缺乏对自己责任的承担。长此以往,或者培养了孩子处世胆怯、办事无主见、依赖心理强、被动的性格;或者,造就了家中不懂得感恩的小皇帝和公主,对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指手画脚、颐指气使。

 

然而,社会不惯你病,不买你帐。在家庭以外,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人能够帮得了你,一切都要靠自己。个案:中考成绩没有达到所希望去的学校分数线,家长便替代孩子决定,花高价择校,进入了没有够分数线的学校,希望孩子能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可是,家长忽视了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孩子到了新的学校所面临的是强手如林。从进校开始,孩子就处在“打狼”的位置。虽然家长和孩子都希望进校后奋起直追,可是那些被正式录取的学生的起点就比孩子高,孩子在学,别人也在学,也在努力,他们并不是停在那里等着被追赶上。孩子奋起直追的毅力能够持续多久?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大?这确实是应该事先考虑好的。所以,应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另外,我们国家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独生子女现象较为普遍,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生、养、育、放的自然义务,然而许多家长不愿放手,习惯于对孩子的代替、控制和保护,当孩子到了青春期,亲子之间的矛盾就会越来越突出。有的家长忽视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其它社会角色,全身心地投向孩子。但往往家长越想牢牢地抓住孩子,孩子挣脱得也越厉害。弄得家长疲惫不堪,孩子牢骚满腹。鸟儿大了要飞,孩子大了,他(她)的世界也会更加的广大。家长只有该放手时就放手,孩子才能够真正独自面对环境,面对生活。否则,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怎么能够,何时能够独立生存呢?

 

误区4:不恰当的对比

 

有的家长从小就把自己的孩子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片面的比较,通常以孩子的短处去比别人家孩子的长处。这种比较的结果往往会与家长的初衷南辕北辙。家长或者想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或者想借此激发孩子的士气。可遗憾的是,孩子会认为我妈(爸)看不上我,认为我没有那个人强。孩子会越比越自卑,越心烦,家长会越比越伤心,越无奈。自卑会使孩子缺少努力向上的驱动力,伤心会使家长不能客观的评价孩子。谁没有优点和长处呢?有的孩子在家长眼中一无是处,却异常地喜欢上网打游戏,因为在网络游戏的世界中他(她)是高手,现实生活中不能被肯定、鼓励,在虚拟的世界里他找到了久违的成就感。我想对那些家中有喜欢网络游戏的孩子家长说:给孩子在网络中寻找的那些本来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得到的东西,比如:平等、信任、肯定和鼓励... ...这些是他健康成长中所必须的养分。

 

另一种情况是家长用自己孩子的优点比别人的短处。长此以往,孩子学会了这种思考的模式,心中慢慢会滋生出骄傲、自满,甚至目空一切。“满招损,谦受益。”麻烦接踵而至: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做事不顺利,孤独、郁闷,却想不通“我哪都不差,为什么会这样?”苏格拉底说,不会反思自己的人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科学的比较是同自己比,同自己的昨天比,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成功。

 

误区5唯学习为全部

 

2005年中考后,一个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因为没有达到自己预定的高中录取线,从23楼纵身跳下,结束了自己花一样的生命。

 

学习成绩真的比生命更重要吗?

 

“这孩子学习不好,咋办呢?”或者,“我的孩子每次考试都是前几名,可省心了。”学习差的孩子家长急得掉眼泪,又是进补习班,又是请家教;而成绩好的孩子家长整天美滋滋的。这两种情况都应引起注意。在我咨询的学生中,这俩头的较多。尤其是成绩优异的孩子。学习成绩不是评价一个学生优劣的全部指标,所以才有德、智、体三好学生,德、智、体、美、劳五好少年之说。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什么其它的长处和优势,可以通过发现、提示和鼓励来带动学习的提高;成绩好的孩子,在生活能力、人际关系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应逐步改进和加强。有的家长固执地认为一好百好,只抓学习,弄得孩子离家出走,上网打游戏,根本就不去想学习的事。有的孩子很听话,他(她)已经将父母的要求内化为自己对自己的要求。遗憾的是,学习好并不能代表一切都好。

 

最后的话:一般来说,人的年龄越小,受环境影响越大。因此,如果希望孩子改变,请先从家长自己做起。作为家长,我们能改变多少,我们的孩子就能改变多少。

上一条: 子谦心灵成长沙龙第211期通知

下一条: 这就是底价

Related recommendations

相关推荐
网站首页 一键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