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沈阳子谦心理咨询中心于二〇〇七年五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正式成立,是一家规范、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中心成立以来,赢得了大量来访者的信赖和认可,并被不同媒体多次采访和报道。
    “爱+专业”是沈阳子谦心理咨询中心的服务特色。在这里,我们拥...[详细]

预约电话:024-83893899 13236654159
微信公众号:
ZQXLZX2020
博客:
h

<转>照顾者比被照顾者更重要?理解照护者的角色

发布时间:2019-12-07 09:07:28 浏览人数:

 

 

家属李小姐的妈妈目前患上认知症,由于李小姐是独生女,家里的照护人手不足,所以照顾重担全部压在女儿一人身上,妈妈非常依赖她。李小姐上礼拜开始带妈妈去参加认知症老人的团体课程,第一次参加时,因为全程陪同,妈妈的状况不错,然而第二次参加时,因为李小姐要工作,没办法全程陪她,因此中途离开,哪知道母亲因遍寻不着李小姐,所以暴跳如雷,甚至跑到街上差点发生意外。

类似的情形已经发生很多次了,使得李小姐很难离开妈妈的身边,影响到目前的工作,甚至因此常跟妈妈吵架。以上这些事情都让李小姐苦不堪言,觉得人生无望。

 

由于认知症长辈的日常生活能力会逐渐衰退,生活及身体照顾需要依赖他人提供长期性协助,根据2017年8月一份针对认知症家庭使用照护资源的报告指出(台湾地区):

 

认知症家庭使用照护服务的比率仅8%,表示目前认知症长辈的照护重担,大多还是由家属独力承担。同时近年来,由于照护者不堪照护压力及负担,出现虐待、自杀等极端行为的报道陆续增多。像李小姐的状况,如果能够了解认知症长辈情绪起伏的原因,并适时通过社会资源的协助,也许能够大幅减轻照顾者的重担。
 
 
 
1
了解照护者与受照护者的关系
这与长辈的个性、家庭状况与相处模式都有关系,像上文提到的的李小姐妈妈,为什么她会没有安全感?是想要自己亲近的人关心和陪伴?或者只是因为单纯的情绪起伏?要思考明白这些,首先要了解照护者与受照护者的关系是如何影响照护工作效果的。

 

 
 

良好的关系有助于照护者对受照护者的心理社交和生理状况加深了解,使照护者容易并及早察觉到受照护者的需要;亦可有效地协助其适应老化带来的转变,发挥其仍有的能力。 良好的关系对于没有任何金钱回报的家居照护者尤其重要,这使照护者与双方都感到开心和投入照护过程;对于受雇的照护者来说,亦可增加他们的投入感,提升他们的士气和动力。

 
 
反之,如果关系不良,照护者会感受到照护压力,对护理厌倦及对受照护者产生厌恶。而受照护者会受到虐待、忽略及获得恶劣的护理素质。
 
导致关系不佳的因素:很多时候,不良关系是因误解而产生。照护者若不了解受照护者的需要或所患疾病对他们的影响时,便会误解他们是不合作或诸多要求等,结果形成恶性循环。受照护者会抗拒被照护及拒绝和照护者合作。

 

对于家居照护者,过去的关系或在受照护者得病前与他们的关系都会影响照护者的态度。例如,不愉快的婚姻、长期不愉快的婆媳关系等,都会使照护者与受照护者之间容易产生摩擦和冲突。

 

其他会导致双方关系不良的因素:
1. 准备不足
照护者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要面对沉重的照护工作,一时间难以适应。

 

 2. 失落感
照护者可能因需要照护照护者而辞去工作,或减少与家人或朋友的聚会。

 

3. 与社会疏离
照护的时间长,不能抽身参与社交活动。 

 

4. 工作时间(体力上或心理社交上)
作为全职照护者,既失去社会地位,亦失去进修或进取的机会。照护工作的性质不同,会有不同的影响,需要大量体力的个人照护,如扶抱、洗澡等很容易令照护者感到疲累。甚或受照护者患有老年痴呆症,更可能会有很多不合作的行为,照护者不能与其有效沟通,更没有获得一句赞美的话,容易令照护者感到心力交瘁。 

 

5. 需求增加
照护者需要的照护会随着其身体变化而增加,造成照护者更大的压力。

 

6. 长期压力
长期受多方面的压力,照护者如未能有适当的发泄和调理,便会容易发脾气或焦虑。 

 

7. 经济的压力
照护工作增加开支及照顾者需要牺牲工作而减少收入。
 
 
 
2
给自己一点喘息不是不孝

 

照护者需要明白给自己一点喘息空间不是不孝,而是为了让照护这条路走得更长久!「照护者比被照护者更重要」,如果照护者倒下了,被照护者也活不了了,最坏的局面就是两败俱伤。照护者要懂得适时放松,因为面对的不是「闪电战」、是「长期抗战」,照护者过得好,被照护者才会过得好。

 

 

照护者应该明白自己的角色和提供照护的原则:
 1. 照顾者及受照顾者:照护者同时也是受照护者!在提供照顾的同时,亦应好好照顾自己,和接受他人的协助,否则很难长久维持照护工作。

 

 2. 协助受照顾者:即使是患有长期病患,身体虚弱或行动不便,受照护者仍有其剩余的能力去完成简单工作。照护者应该清楚衡量受照护者的余力,与他们共同完成工作和提供协助,使他们能照顾自己。

 

例如:提供辅助工具(协助穿鞋/协助穿袜器、协助拾物器等); 洗脸时应给受照者脸盆,弄湿毛巾,把毛巾交到受照护者手中,让他自己洗脸,给予他足够的时间完成。即使是受雇的照护者,亦应谨记自己是协助者,而非佣人,不是要侍候受照护者的一切起居生活。
 
3. 指导及取代:有时候,照护者会为节省时间或方便自己而赶着替受照护者完成整个工作。但对受照护者过分呵护或过分的照顾,却会增加他们的无助感,令他们感到成为别人的负担。与前述类似,照护者应指导受照护者如何完成工作、照顾自己,而非事事代劳。 

 

4. 同理及同情:照护者应明白受照护者的限制,评估他们仍有的能力,为他们提供合适的照顾。理性的谅解比单纯的同情更重要,如只有同情,便很容易忽略了受照护者的能力,提供过多的照顾,甚至会令受照护者觉得自己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