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青春期】2020年04月17日答疑分享“剖析游戏
发布时间:2020-04-23 13:52:57 浏览人数:人分享时间
分享老师
家长提问
1、老师孩子就是抗拒学习怎么办呢?
2、做题嫌麻烦,就是想玩游戏。现在的孩子玩电子产品实在是上瘾。家长应当怎
样和孩子商定电子产品的使用呢?
3、还有就是家长如何做到不焦虑?
分享内容
大家好,非常高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和大家一起度过。
我是子谦心理平台的咨询师,我的名字叫侯修洁。
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看起来比较长,那我们可以整理一下,就是孩子沉迷在游戏当中拒绝学习,家长不知怎么和孩子来确定,或者是说不知怎么和孩子来商定电子产品的使用,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感到焦虑。
此时此刻,我不知道在手机对面的你,是坐在椅子上,还是坐在床上?是坐在小椅子上,还是坐在大椅子上?我不知道你现在是否舒适,但我希望你能以最舒服的方式来参与我们的分享。
为什么一个人要以最舒服的方式来参与互动呢?因为当你最舒服的时候,是你最放松的时候,也是你动力最强、状态最好的时候。那么,此时此刻你的感受是什么呢?你的感觉是什么呢?
如果你的感觉不是很好,那么我邀请你双脚放平,双手交叉扣在胸前。双手轻轻的拍着双肩。是的,像蝴蝶一样拍。双手轻轻的拍着双肩,感受一下此刻的感受。感受一下你的呼吸,感受一下你的心跳。非常好,此刻是不是会放松了一些呢?
今天我们先谈一谈两个方面,第一,一个人是怎么上瘾的?第二个,什么是游戏。
现在的科技,使人们借助电子产品完成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的是,人们也在受着电子产品带来的成瘾行为的控制。我们,也只有了解到最根本的原因,才能在此基础上给到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设定一个具体方案。
在这里,我想推荐一本书,叫《欲罢不能》,在这本书中很详细的介绍了,人为什么会上瘾。这里,我就简单的说一下“上瘾”。我们过去的上瘾是物质上瘾,现在已经慢慢过渡到了行为上瘾,也就是打开手机或电子产品这样的行为。我们打开手机的时间有多长?次数有多少?我们是否留意过?
所谓的行为上瘾,就是丧失了继续还是停止相关行为的自由选择的能力,这个也叫失控。
在生理上,人脑的中脑部位有一个区域叫隔膜。人的行为通过神经系统刺激到它的时候,会分泌出多巴胺,使人感到兴奋。而人对这种兴奋感觉的渴望,会促使人们继续产生这样的行为。于是,持续的行为便形成习惯,便形成行为成瘾。
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的电子产品或游戏设计,有很多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诱人的目标、积极的反馈、毫不费力的进步、逐渐升级的挑战、未完成的紧张感、还有社会互动。这样的过程是很容易让人产生上瘾的行为的。
什么是游戏呢?游戏的本质有四大决定性的特征。首先是目标,每款游戏都会有让玩家努力达成的目标;二是规则,它有让玩家如何完成目标的限制和规定;三是反馈系统,告诉玩家距离目标还有多远,通过点数、级别、得分、进度条等形式来反馈给玩家还有多远能够达到目标;四是自愿参与,参与和离去的自由是游戏中蓄意设计的,以此营造高压挑战是安全和愉快的氛围。
游戏的作用是什么呢?游戏能够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成为心中的英雄,与美女帅哥并肩作战,给生活加点儿料。打造自己的世界,成为自己的国王,这些都提升了玩家的幸福感。
还有是玩家在玩游戏的过程当中,带给他的实实在在的情绪奖励。同时,游戏也能缔造超级合作者。在游戏中,很多的玩儿法都是组队完成的。
一个可以让我提升幸福感的活动,有着诱人的目标、有着对我行为积极又及时的反馈、有着我能看见又毫不费力的进步、有着可以逐渐升级的挑战、有着让我体验未完成的持续的紧张感、有着令人着迷的团队社会活动,可以让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情绪奖励。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情景,是不是很吸引人呢。
当我们了解人为什么会上瘾,还有游戏的作用之后,当我们了解吸引孩子的东西和它的特征之后,我们才能和孩子去商定如何使用电子产品和使用它的时间限定。并且,这样的情景、这样的环境,其实并不是只可以存在于游戏当中的。
下面我想分享一个家长的案例,她的孩子玩游戏玩儿的很痴迷,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手机几乎不离手。然后呢,孩子他爸爸其实也是很爱玩游戏的,所以当时的这个家庭环境,她是挺崩溃的。在她的内心,解决这个问题,是她当时拥有的唯一的决心和动力。
她带着这样的决心开始去了解游戏、了解孩子玩儿游戏的内容、玩法和规则。之后,她把这样的体验感觉迁移到了生活当中。在生活当中,她知道她的孩子是喜欢糕点的。于是她和孩子一同买了相应的材料、书籍。书籍上那些漂亮、美好的图片就成了糕点游戏的诱人目标。
在孩子做糕点的过程当中,她适时,会给孩子及时的反馈。比如说在很开心的时候,她会用面粉涂到孩子的鼻头上,孩子也会回应妈妈,两个人在这样的互动中很开心。孩子需要帮忙的时候,她会及时的相助。孩子不喜欢自己在旁边看着的时候,她就回到屋里去做自己的事情。
在开始的时候,她会让孩子去体验这种毫不费力的进步。她会选择一些很简单、很容易上手的糕点,然后和孩子共同来完成。等完成之后,再去挑战一些稍有难度的做法。而且会在吃的很开心的时候,提出一些有难度的糕点。或者是在纪念日、生日之时,会提意我们要做一个有挑战的糕点。
这样一来,就会有那种未完成的紧张感和挑战的兴奋感。更重要的,是在过程当中自己和孩子也形成了团队协作的互动。
这位妈妈,将游戏的整个过程应用到了生活当中,这个惯性持续至今,孩子玩儿游戏的时间被安排的很少了。孩子对糕点的研究,对美食的热爱,也绵延到他的日常生活当中,孩子开始做家务,学着做饭。在她工作到很晚回家的时候,还能吃到孩子做好的饭菜,她特别满足。
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从和母亲的互动扩展到了与同伴、同学的互动。他能够很好的支持到同伴,同时也有边界、有进退,也懂得保护自己。他经常会跟妈妈分享,妈妈也能够了解到孩子现在的状态,并且和他一起探讨在学校的种种情境。
这个妈妈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很成功的将游戏的模式复制到了孩子的生活当中。孩子和妈妈的沟通互动也变得更多,妈妈和他共同建立了学习的目标,孩子的学习行为也就自而然的推进了下去。
那现在我们再说回来,当我们了解了行为上瘾的特质和游戏的特征。如果我们在生活当中,营造出这样的环境,是不是就弱化了孩子内心当中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了呢?是不是孩子就可以不用沉迷在电子产品的世界当中了呢?这个时候我们再来和孩子探讨他使用电子产品的规则和时间是不是就容易的多呢?或许,你可能根本用不着去制定规则了,就像这个妈妈,她的反馈是,孩子玩儿游戏的时间几乎是很少了,他已经不用再去钻入那个电子世界当中去找那种体验了。
我想,这样的方式是不是能够更好的开启我们和孩子去约定游戏时间的话题呢。我相信,此刻,这会是一个很轻松的话题。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再谈一下如何不焦虑的问题。
我想,当家长听到这样的游戏模式能够应用于生活当中,并且如果我们成功的营造了上面说的家庭氛围,你此刻心里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焦虑。焦虑,在百度词条上的定义是,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
担忧和恐惧这种现象,它说明了什么呢?我想它能够说明一件事情,就是事情还未发生。对未发生的事情,人们才会出现担忧和恐惧。未发生的事情会有什么特点呢?就是不确定,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它何时会发生,我们不知道它何地会发生,甚至于我们不知道它会不会发生。
这种情况呢,让我想起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年轻人,晚上回家会将鞋脱掉扔在地上,弄出很大的响声。楼下的老人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于是找青年人来谈,年轻人保证不再扔鞋子。结果那天晚上年轻人回来的时候,忘记了承诺,扔了一只鞋子后才想起来,然后就轻轻的放下了另一只鞋。结果,楼下的老人一夜没睡,等着另一只鞋的响声。我们能想象得到这一夜老人的心情。
所以,我们若知道它何时会发生,或者如何做会有不同的结果。那我们的焦虑值是不是会降低了一些呢?
也可以这样说,就如同我们要和一个人来对战。如果我们根本不知道对方在哪,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子、有什么技能,我们是不是即使有全身的力气也无处施展,非常无力呢?
但是,对方如果清楚地站在我们对面,哪怕他身高过人,哪怕我们自己身材矮小,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自己的巧劲儿呢?是不是可以四两拨千斤呢?是不是也一样可以有制胜的机会呢?所以我们自己是不是可以据此来修习自己的巧劲儿,修习自己的力量呢?
同样的,当我们知道了孩子为什么会上瘾,沉迷于游戏所带来的体验;知道了游戏模式同样可以在生活中的应用,那我们的焦虑值是否也会轻了一些呢?
不知道此刻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
此时此刻,我再次邀请,我们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感谢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付出的努力和坚持。
今天,我们的分享就先到这里。如果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或者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欢迎您发信息,我们可以一起来探讨。
♥ 如果您或您的朋友恰好需要,请加入我们 ♥
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未知,本文地址:http://www.zqxlzx.com/zqzx/news/2020/0423/614.html
上一篇:<转>李辛:增强免疫力的一张方子,人人可用 下一篇:<转>当你掌控了自己 ,你就掌控了整个世界 <<返回- ·<转>爱与溺爱的界限在哪里?2021-08-24
- ·【沙龙通知】子谦心灵成长沙龙第2021-08-13
- ·<转>遇事有水平的五种处理方2021-08-07
- ·<转>杨澜:采访了上千位世界2021-08-04
- ·【沙龙通知】子谦心灵成长沙龙第2021-08-02
- ·【沙龙通知】子谦心灵成长沙龙第2021-07-24
- ·【咨询师成长之旅】徐老师咨询实2021-07-23
- ·林则徐“十无益”格言,揭露了人2021-07-21